活性炭的用途与其活化方法
来源:活性炭的用途与其活化方法 发布于:2021-10-14 03:50:43 浏览:594
活性炭一般用作过滤和脱色,作还原剂和吸收气体。而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活性炭的具体作用又有所不同。比如二战时,活性炭就用于防毒面具;自来水可以用活性炭除臭;叶广泥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和活性炭不一样,活性炭只能吸附,用一段时间以后吸附会饱和,再次释放有害物质,产生二次污染,叶广泥不仅仅是吸附,是吸附后可以分解有害物质,不会再释放,不需要暴晒,可以持久分解,没有二次污染。
活性炭就是以木屑,无烟煤,果壳,椰壳等等为原材料,经过炭火,活化等精加工,让其内部有着非常发达的孔隙和很大的比表面积,使得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力。
而活性炭的用途也主要变现在其吸附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上。大体来说,活性炭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吸附、废气处理吸附等气相吸附,饮用水净化吸附、污水处理吸附、食品的净化精制处理吸附等液相吸附,食品或工业用品的脱色吸附,黄金的提纯等等。都是利用了其强吸附作用。
活性炭的用途范围非常广,在气相吸附中,用于从废气中除去有害气体,环境保护中的空气净化,回收溶剂,排烟脱硫,原子辐射的防护和除去原子能设施中逸出的核裂变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性碘、氪、氙等。在液相吸附中,用于食品工业中的葡萄糖、饴糖、食糖、乳制品、食用油、果汁饮料、酒类、食品添加物如味精、柠檬酸、琼脂、果胶和其他食品的精制净化;医药工业中各种药物和针剂的净化精制,化学工业中各种化学药品、工业用油剂等的精制、净化和回收;废水处理,用水处理;合成纤维工业、石油精制等。
一种经过活化,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很大的比表面积(可达1500平方米/克以上)和巨大的吸附力的炭。用不同方法制得的活性炭,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孔隙以及性质不同的表面官能团,因而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能从多组分的气体和液体中吸附和分离其中某些成分。它是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军工国防和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吸附剂。


据埃及古书记载,远在公元前1550年以前炭就在医学上应用。在中国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公元前190~前110年)中发掘出完好的女尸,木椁四周及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5000多千克,这是对炭的吸附性能的应用。在工业上生产活性炭,是从1900~1901年荷兰科学家奥斯特利杰科(Raphael von Ostrejko)取得化学药剂法和气体活化法等的专利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活性炭开始用于防毒面具,并且提出了著名的吸附理论,如毛细管凝聚理论,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学说,单分子层和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等,这些理论研究加深了对活性炭的认识,促进了活性炭生产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到30年代,活性炭生产已成为一门工业,40年代后提出的活性炭孔隙分类法和以吸附势理论为基础的微孔充填理论都获得实际的应用。在中国1932年才开始研究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到50年代逐渐形成活性炭工业。
活性炭种类繁多,按其外形可分粉状炭、颗粒炭和纤维状炭,以及活性炭纸、活性炭布、活性炭板等制品;按其用途可分气相吸附炭、液相吸附炭、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炭等;按其生产方法可分物理炭、化学炭。
活性炭种类繁多,按其外形可分粉状炭、颗粒炭和纤维状炭,以及活性炭纸、活性炭布、活性炭板等制品;按其用途可分气相吸附炭、液相吸附炭、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炭等;按其生产方法可分物理炭、化学炭。
活化方法有气体活化法和化学药剂活化法两类。气体活化法又称物理法。含碳物料用一些氧化性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或烟道气)或氧气(或空气)作为活化剂,在高温下进行活化制造活性炭。木材在炭化过程中常有一些焦油物质残留在木炭中,在活化过程中,活化剂可以使残留的焦油和其他含碳化合物氧化分解,清除表面的杂质,使原来被堵塞的孔隙开放;活化剂也能侵蚀炭的表面,形成新的孔隙,原来孔隙之间的薄壁有可能被烧失,使孔隙扩大,从而形成非常发达的孔隙结构,使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和提高了炭的吸附力。活化需要的温度因活化剂种类而不同,用水蒸气活化的温度约为800~950℃,用烟道气活化时约900~950℃,用空气作活化剂时,由于在高温下碳和氧的反应非常剧烈,一般在600℃左右活化。
化学药剂活化法多用氯化锌作为活化剂。主要利用氯化锌在高温下对植物原料中的纤维素起润胀、脱水、侵蚀和溶解作用,而使其形成孔隙,达到活化的目的。氯化锌法一般能制得过渡孔比较发达的活性炭,适用于糖色等大分子杂质的去除。用氯化锌法制造活性炭时,锌屑比(无水氯化锌与绝干木屑重量之比)对制得活性炭的孔隙大小有很大影响,锌屑比大时,可以制得过渡孔较发达的活性炭;锌屑比小时,可以制得微孔较发达的活性炭。几乎所有的含碳物质都可以经过不同的工序制成活性炭。
本文作者:董帝豪
本文地址:http://www.boyouhb.com/1410.html
本文来源:河南博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著作权归河南博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复制此段话)